淬火工藝已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機械制造業(yè)。機械中的重要部件,特別是汽車、飛機和火箭中使用的鋼件,幾乎都經(jīng)過淬火處理。為了滿足各部件的技術要求,開發(fā)了各種淬火工藝。例如,根據(jù)處理部位,有整體、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根據(jù)加熱相變是否完全、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對于亞分析鋼,該方法也稱為亞臨界淬火);根據(jù)冷卻相變的內(nèi)容,有等溫淬火和欠速淬火。
工藝 包括加熱、保溫和冷卻三個階段。
淬火分類在生產(chǎn)實踐中應用廣泛,分為不同的冷卻方式。主要包括單液淬火、雙液淬火、分級淬火和等溫淬火。
● 單液淬火
它是一種淬火操作方法,將奧氏體化學零件浸入某種淬火介質(zhì)中,并在室溫下冷卻。單液淬火介質(zhì)包括水、鹽水、堿水、油和淬火劑。一般來說,碳鋼淬火和合金鋼淬火。單液淬火操作簡單,有利于機械化和自動化。其缺點是冷速受介質(zhì)冷卻特性限制,影響淬火質(zhì)量。單液淬火僅適用于形狀簡單的碳鋼工件。
● 雙液淬火
奧氏體化學工件先浸入冷卻能力強的介質(zhì)中,在鋼件達到淬火介質(zhì)溫度之間取出,立即浸入另一種冷卻能力弱的介質(zhì)中冷卻,如先水后油、先水后空氣等。雙液淬火減少了變形和開裂的趨勢,操作難以掌握,在應用中有局限性。
● 馬氏體分級淬火(分級淬火)
是將奧氏體化學品浸泡在溫度略高或略低于鋼的馬氏體點的液體介質(zhì)(鹽浴或堿浴)中,保持適當?shù)臅r間,在鋼的內(nèi)外層達到介質(zhì)溫度后取出空氣冷卻,以獲得馬氏體組織的淬火過程。分級淬火可有益降低相變應力和熱應力,減少淬火變形和開裂趨勢。分級淬火適用于變形要求高的合金鋼和高合金鋼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小、形狀復雜的碳鋼工件。該冷卻方法的特點是,工件的浸入溫度略高于Ms浴槽在工件表面和中心保溫至浴槽溫度,然后取出空冷。浴槽溫度一般為Ms (10~20)℃。硝鹽浴、堿浴和中性鹽浴是浴槽中介質(zhì)的成分
● 貝氏體等溫淬火
將鋼件奧氏體化,使其快速冷卻到貝氏體轉(zhuǎn)換溫度范圍(260~400℃)保持等溫,將奧氏體轉(zhuǎn)化為貝氏體淬火工藝,有時也稱為等溫淬火。一般保溫時間為30~60min。
● 復合淬火
快速冷卻工件Ms以下獲得馬氏體,然后在下貝氏體溫度區(qū)等溫。這種冷卻方法可以使截面較大的工件獲得組織M B組織。預淬形成的馬氏體可以加進貝氏體的轉(zhuǎn)化,并在等溫下回火馬氏體。合金工具鋼工件采用復合淬火,可避免回火脆性,減少殘余奧氏體量,即變形開裂趨勢。特別工件還采用壓縮空氣淬火、噴霧淬火和噴霧淬火。
●預冷淬
淬火加熱后,工件并不立即浸入冷卻介質(zhì)中,而是在空氣中先進行短時間的冷卻,待工件降至相當溫度時,再浸入冷卻介質(zhì),這種淬火方法稱為預冷淬火或延遲淬火。
預冷淬火的關鍵是控制預冷時間,短時間差;長時間可降低工件淬火硬度(非馬氏體變化)。由于工件材料不同,形狀尺寸不同,但也受到爐溫和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難以準確計算預冷時間,主要依靠操作人員的技術和經(jīng)驗。
●局部淬火
只要一些工件的局部硬度較高,其他部件就沒有硬度要求或要求硬度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局部淬火法一般可以使用,即只對工件上的某一部分進行淬火。局部淬火有兩種主要形式:局部加熱局部冷卻法和整體加熱局部冷卻法。前者主要適用于鹽浴爐加熱工件,后者可用于箱式爐和鹽浴爐。
●冷處理
冷處理是一種淬火后操作,將淬火鋼繼續(xù)冷卻到室溫以下的相當溫度,使殘余奧氏體在室溫下繼續(xù)轉(zhuǎn)化為馬氏體。
對于一些尺寸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的零件,淬火組織的殘余奧氏體須降低到較低溫度,不得因形狀和尺寸變化而失效。這就是冷處理的目的。冷處理溫度主要基于鋼Ms點,結(jié)合零件的技術要求和工藝設備條件。淬火工件冷至室溫后須立即進行冷處理操作,否則會影響其效果。中小型冷處理一般保溫1~3h,處理后應在空氣中緩慢加熱。工件升至室溫后立即回火,可有益避免工件開裂。